张丽俊丨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反刍思维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1天。很多人在国庆节前,给自己拟定了一些工作或学习计划,但到最后1天,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这时候,就会觉得特别懊恼、后悔,甚至会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自制力,然后一直沉浸在不好的情绪里。
他们不光为这一件事情自责,还经常为别的事情后悔。
比如之前做工作汇报,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他还在懊悔:“为什么当时会搞砸?如果提前准备,会不会讲得更好?”
他也总是在回忆当时领导的表情,觉得领导有深意。他会想:“领导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最近环境不好,下一个被裁的会不会是我?”
如果你也有类似这样的想法,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可能掉入了“反刍思维”里。
反刍思维的3种现象
所谓反刍思维,就是指一个人在经历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考试失利,失恋、工作不顺、交际不畅、生活节奏混乱后,重复思考该问题的原因、经过,结果不能自已,最后陷入了负面情绪的泥潭里。
通常来说,反刍思维有这3种现象。
1.过度批判
你一但把事情搞砸,就会责怪自己,你总是有“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怎么这么没用”“我怎么这么笨”“别人不喜欢我,是不是我真的特别差劲”的想法。
你不断责怪、攻击自己,长期的自我否定,让你越来越沮丧和痛苦,失去信心。
2.灾难化想象
过度反刍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灾难化想象。
你总是习惯把事情往坏处想, 比如你一次失败就会认为未来会持续失败,一件事没做好,就认为自己很笨。面试没有成功,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完了。
但事实上,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次失利,可能是你没有做好准备,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对你的人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3.情绪回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情绪回声”。
什么是“情绪回声”?就是对人和事的情绪反应过于敏感,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比如,有些人内心很敏感,领导因为工作的事儿说了两句,就玻璃心碎了一地,觉得自己没希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魂不守舍,没有一点干劲。
但这么做,于事无补。如果你老想着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会在这上面不断追加投入你的精力,你的情绪,最终可能会产生更坏的结果。
其实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过往,自我反省,是有利于我们成长的。
但反刍思维和反省不同,长期反刍会让我们陷入负面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最终击垮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越来越压抑。
心理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曾说:“持续的心理压力比实际的事件本身更具毁灭性。”
反刍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巨大危害,能隐蔽的废掉一个人。
如何避免陷入“反刍思维”里?
那么,如何应对我们生活中的反刍思维呢?在这里给你3个建议。
1.自我接纳
当理想目标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落差,你一时难以接受,就会有很多负面的想法。
所以第一步,你要接纳这样的结果,正视它,而不是逃避。
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纠结、内耗也无济于事。比如国庆假期,很多你想做的事情没有做,这时候,你再内耗,也不会时光倒流。你准备的面试搞砸了,你再自责,也都改变不了这样的结果。
因此,你一定要先接纳,要允许一切发生,这样才能冷静下来分析问题。
2认知解离
《积极心理学》中说道:“人类所担心的事情,或者说每个个体所担心的事情,其实将来90%都没有变成现实,但是你为它付出了90%的瞎耽误功夫和担心。”
我们不能被情绪耽误功夫。因此,当你冷静下来后,你就要做到“认知解离”。所谓认知解离,就是你要看见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不带主观情绪地去描述客观事实。
所以我建议你,你可以撰写日记,将你的焦虑的想法、反刍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
然后可以将“自我”和“问题”区分开,就是你要搞清楚哪些是情绪,哪些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3.积极行动
抑郁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过去,总是在回忆过去的失败,然后就会不断自责和后悔。而焦虑就是对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心。
而健康的心理是活在当下,就是你要解决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改变。
比如国庆假期你什么也没有做,你有拖延症。那么,你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拖延。是计划不够清晰?还是目标太难?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之后该怎么办?如何养成好的习惯?然后争取在下一个假期里,改掉它。
如果你上一次没有完成业绩目标,那么你也要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是哪些过程没有做好?有哪些细节没有执行到位?
过去无法改变,但可以在当下改变“客观存在的问题”,然后成就将来。所以,你一定要行动起来,行动是治疗反刍的良药。
当然,如果做这件事太困难,让你望而生畏,你可以将大的问题,拆解为一个小目标,一步步来实现。
当你完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你就会建立信心,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定位速效法。
你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强大,这时候就不会深陷过去的负面情绪里了。
最后总结一下,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反刍思维。那么,如何避免陷入反刍思维里?第一个,自我接纳,允许一切发生;第二个,认知解离,分清楚情绪和问题;第三个,积极行动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张丽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hepingjingy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