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大咖讲述:从100到2亿+用户,MIUI的发展、创新故事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小米MIUI系统框架负责人董红光。 2010 年加入小米,一直在MIUI部门,见证了小米和MIUI一路走来的历程,这篇文章聊一聊MIUI的哪些事儿。
一、MIUI发展历程回顾早期的 Android 系统非常难用,界面也很丑陋,与同时代的 iOS 差距非常明显,当时 Android 主要精力还是在完善系统自己,因此也基本没有考虑过中国人的当地化需求。所以在当时,做一款定制化的 Android 系统,易用、标致、更符合国人的需求,在用户侧还是有非常大呼声的。
MIUI 就是在这样的配景之下诞生的。
2010 年 8 月 16 日正式发布了第一个版本,当时找了 100 个内测用户,都是发烧友,率先将手机刷成 MIUI,深度使用、全方位吐槽、提各种意见建议。后来我们还拍了一部微电影,叫《100 个梦想的赞助商》,,向最初的这部分发烧友和所有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米粉们表达敬意和感谢。
MIUI 的整个理念也是从阿谁时候就形成的,沿用至今,即“和用户做伴侣”,真正去贴近和了解用户,从各个渠道倾听真实用户的看法。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是 MIUI 论坛,论坛上都是发烧友,大家互相交流各种玩机经验,而 MIUI 甚至小米几乎所有人也都在论坛上,经常和发烧友们一起交流,解答问题,同时征询大家的各种看法。
好比,在做很多功能之前,我们都会去论坛上问大家的意见,按照收集回来的信息,再做方案上的调整。功能发出去之后,继续在论坛上收集大家的吐槽,然后再快速迭代改进。
这里就提到了 MIUI 的另一大特点——每周发版,以前称其为“橙色星期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用户可以第一时间用到最新功能;如果不满意,马上吐槽,我们很快迭代方案,小步快跑,快速试错。
这样做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那时大家说 MIUI 非常好用就不难理解了——因为 MIUI 的很多功能都是直接来自于真实的用户需求,并且按照用户的反馈修改无数遍,最终的效果自然会让更多的人满意。
回顾 MIUI 从 100 个用户发展到今天的 2 亿多用户,期间变革非常大,其中两个方面感触比较深:
一个是人数上的变革,最开始人很少,研发人员只有 20 个摆布,后来总体人数逐步发展到 1000 多,这个影响很深远。一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MIUI 在过去 8 年期间发布了 9 个大版本,几百个小版本,包罗了无数的功能,很多以前没有足够精力做的事情,也一点点做起来和完善了。另一方面,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了,以前可能只能达到 80 分的,现在可以做到 95 分,甚至向 98 分 100 分努力,无论是功能细节,还是技术实现,以及性能、不变性、功耗等等,每一点的提升,背后都是大量的人力投入。
另一个是模式上的细分,最开始 MIUI 面向的都是发烧友用户,都是很资深的玩家,动手能力强,对新功能很巴望,对 bug 容忍度高,所以快速试错、每周升级对所有用户都非常适合。但当用户规模已经是 2 亿以上时,对全部用户都这么做就不再适合了,功能也需要做更多的权衡。MIUI 在此做了很多事情,好比细分了体验版、开发版、不变版,版本的发版频率和功能取舍都是针对相应的人群专门制定的,因此发烧友与普通用户才都能通过合适的版本满足本身的需求。
二、MIUI 的持续创新MIUI非常注重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在内部都是受到极大鼓励的,大家都勇于做各种层面的探索和尝试,最终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方面推出了很多业界首创的功能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已有的功能和技术变得更加好用。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举两个我当时参与和负责的项目作为例子吧:
主题
电脑和前智能手机时代,主题换肤还是一个比较遍及的功能,但是到了 iOS 和 Android 上,这个功能弱化了,只支持更换壁纸和铃声等非常简单的个性化设置。但手机是私人物品,使用时间又长,用户需要更多彰显个性的能力。MIUI 应该是最早涉足 Android 系统级换肤能力的 ROM,当时有两个方面的创新:
一个是功能侧,MIUI 可定制项非常多,不但支持壁纸、铃声、图标、字体等单项的更换,同时还支持系统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的界面素材更换,别的还有百变锁屏、自由桌面等非常酷炫的功能,甚至还支持多套主题拆开混搭使用。
另一个是技术侧,MIUI 很早就开始深入研究 Android 的应用资源办理机制,在此基础之上率先做出了能更换所有应用资源的技术方案,后来很快又做到了更换主题后不需要重启手机,全部效果就都能生效的体验。而百变锁屏技术框架在当时的 Android 上也是十分先进的,可以让设计师很容易就写出酷炫的动画和交互,同时还能保证整个渲染的效率,以及很小的功耗代价,当时甚至还有人在百变锁屏上开发和运行小游戏。
MIUI SDK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hepingjingying.cn